文/曾滔
近日,多地因持续降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汛情。极端天气牵动人心,关于汛情的各种谣言也汹涌而至。“长沙橘子洲被洪水大面积淹没”“长沙火车站、地铁站、地下商场全都淹了”“广西高速隧道口地面塌陷”“桂林一水库坍塌”……或道听途说肆意传播,或夸大其词博取关注,或移花接木吸引流量,或无中生有制造混乱,四处蔓延的谣言成为汛情之外的“次生灾害”。
谣言之害,一在增加民众恐慌情绪,于无形中消解民众信心、降低民众对真实信息的敏感度;二在引发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破坏民众利益;三在消耗媒体、警力等大量公共资源,徒增不必要辟谣成本,分散防汛救灾精力。总之,谣言危害之大,如同“管涌”一般,若不及时加以防堵,将破坏防汛大局、加大汛期灾害。
因此,我们在全力防汛的同时,还应着力“防谣”。谣言止于“智”者、“知”者、“治”者。首先,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在严格自律不造谣的同时,对于防汛救灾的“小道消息”要做到三思而后“信”,理智分析、客观判断,不做谣言的“二传手”。其次,唯有真相能让谣言不攻自破,权威媒体报道、官方信息通报、专业机构科普共同发力,信息发布及时、高效、全面、具体,是对谣言最好的反击。第三,法治是最有力的“谣言粉碎机”,对于谣言,相关法律有明确的惩戒条款,要用好法律武器,对于恶意造谣传谣行为,及时有力制止、坚决依法打击,让谣言无藏身之地、害人之机。
责编:李爱华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